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 闲的
  • AirPods为首的双听筒同步入耳式蓝牙耳塞的问世与发展
  • 日常使用需求,比如健身房
  • Amazon 方便优质的退换服务

评测的对象

  • 山灵M2S + JVC FW002
  • HWHP-0001 – Chin-Best
  • MDR-1000X – Sony
  • WF1000X/BM1 – Sony
  • Gear IconX – Samsung
  • BeatsX – Beats(Apple)
  • AirPods – Apple

 

JVC FW002

This is not a bluetooth earphone.

售价:$264.99

在评测蓝牙耳机之前,我必须澄清我同是也是HiFi耳机的用户。我现在日用的这款FW002将会作为无形的参考基准,无论是音质,还是佩戴,便携或者使用场景。

当然,你大可不必担心在接下来的测评中看到大量关于音质的抱怨,我深知HiFi耳机与蓝牙耳机在使用情景上的差异,所以不会过分追究蓝牙耳机在音质上普遍低下的表现。

 

山灵 M2S

售价:$199.00

为了避免在日后惴惴不安,介绍HiFi耳机的同时我有必要介绍一下前端。在便携前端上,我尽量选择体积小而轻便,同时兼顾操作和兼容性的播放器。

上一台HM603已经退役,取而代之的是这款小巧的新欢,支持PCM 384Khz/32bit,DSD256硬解。添加了ALAC和AIFF的支持(反正是没有授权的)。可作为数字转盘或USB解码使用。

 

DAC+耳放+移动电源,平衡口输出?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健身方式。

 

 

HWHP-0001 – Chin-Best

This item has been returned.

售价:$41.79 ($75.99)

Pro:

  • 防水
  • 不错的外观
  • 低廉的价格
  • 手势操作

Cons:

  • 连接质量差
  • 配对方式复杂
  • 弱智的电池盒设计
  • 佩戴不牢靠
  • 糟糕的音质

这是该测评中价格最低的一款,也是体验最差的一款。一定的防水能力和手势操作让它适用于健身房,不用担心出汗问题。

刚开始佩戴是舒适度不错,没有AirPods下垂式的电池盒听筒,外观上可以接受。但是当你开始聆听它的声音时,你开始怀疑耳机音质的下限被刷新了。

我当然不是在跟FW002对比,而是跟普通人常识中的手机赠品白开水比,这东西大概能让木耳听完之后切实的感受到世界上的确存在“耳机音质的好坏”这一属性吧。

耳机盒乍一看没什么问题,透明的前盖下躺着两只耳塞,但是每次开启前盖都要使出伤到指甲的力度,实在让人担忧。

在跑步机上可以戴牢,但是有一次在赶公交车的路上脱落了,蹲在马路边找了一会才找到。

当然这些都是可以接受的缺点,真的让我放弃这款耳机的原因是断断续续的连接,以及只有右耳有声音的语音通话。使用一周之后声音断掉的频率是每5s一次

 

MDR-1000X – Sony

This is not an earbud.

售价:$298.00 ($349.99)($399.99)

Pro:

  • 稳定的连接质量
  • 不错的外观
  • 舒适的佩戴
  • 业界领先的降噪技术
  • 长时间续航
  • 相对优惠的价格(折扣后)
  • 强大的手势操作

Cons:

  • 降价速度让人伤心
  • 未开启降噪时低音表现不佳

这款耳机有太多的话题可以聊,包括其神乎其神的降价速度。在我从Best Buy以$399原价购入之后,这款耳机迅速的打出了$349的折扣价,随之而来的是此型号第二代 WH1000XM2的问世,让这款价格降低到了现在的$298.00。 我相信在JD的双十一活动中这款耳机有着更低的价格(大概¥1400?)。

排除价格变动对原价购买的用户的心理伤害,这是一款在该价位数一数二的耳机。拥有极为稳定的蓝牙连接(从未发生过信号断断续续)和比肩QC35的降噪能力,以及一切蓝牙耳机需要具备的素质。如果想要选购一款蓝牙头戴降噪耳机,那么MDR1000X, WH1000XM2, QC35II都是公认的选择。当然作为头戴式耳机它仍有一些不可克服的缺点,比如虽然舒适但是仍然会有些许的压迫感,收纳时更占用空间,把它悬挂在脖子上会限制你低头的角度,以及在运动时不可忽略的重量(而且热)。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存在感,而不是像入耳式耳塞那样忘记它的存在。

需要注意一点的是这款耳机在不开启电源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作为有线耳机使用(附带了3.5mm线),但是实际上你会发现发声单元对降噪进行了特化,导致不开电源声音基本残疾,开了电源不开降噪则是低音基本残疾。不推荐不开启降噪使用。

 

WF1000X/BM1 – Sony

This item has been returned one day after I received it.

售价:$158.00 ($199.99)

 

Pro:

  • 做工精美
  • 外观好看
  • 金属耳机盒,质感不错
  • (略有效果的)降噪
  • 舒适且牢固的佩戴
  • 不错的音质
  • 快速切换设备,无需断开之前的连接
  • nfc耳机盒匹配

Cons:

  • 极大的延迟
  • 不稳定的右耳连接
  • 按键操作不方便
  • 明显的底噪
  • 降噪短暂的中断
  • 听诊器效果严重
  • 通话时仅有左耳有声音

如果说MDR-1000X是精雕细琢的集大成之作,那么WF-1000X可以说是欠缺考虑,仓促之间发布的实验之作。你在它的外观设计上能找到很多Sony成熟的制造工艺以及耳机行业的底蕴,比如严丝合缝的耳机盒开盖,配套的3对海绵硅胶套,备用的鲨鱼鳍,盖子背面用于固定的带弧度的软胶垫,在蓝牙限制下仍然保持不错效果的音质,以及聊胜于无的降噪。但是这仍然不足以掩盖其最基本的缺陷:在2.4G频段密集的区域经常断开重连的右耳,以及无论在哪里都存在的巨大的延迟响应(大概1~2s)。信号稳定度相比之前评测的chin-best有明显提升,在卧室,健身房,室外有很稳定的连接,但是在人员密集的场所信号仍然会受到干扰,严重到右耳无法正常使用①。听诊器效果可以靠海绵套改善,快速切换芯片应该是大法全套标配了。最后这个无法克服的1s延迟让我下定决心退掉了这款产品。

总之,用了大法的这款降噪豆,才理解了AirPods是多么不容易的一款产品。w1芯片那爆棚的稳定性,看似冗余的下垂部分承载了更好的麦克风,更大的电池以及更长的天线,而且有效的降低了重心使其更牢靠。没有使用入耳式设计是出于防止压迫和听诊器效应的考虑…AirPods在工业设计与理念上都十分稳重成熟,相比之下这款降噪豆更像是Sony赶鸭子上架,用来临时应对产品线的空缺。没有apt-x以及LDAC加持的大法也更像是在说:请期待第二代的精彩升级。

 

①看了很多关于降噪豆的测评,有的人提到了右耳断连有人没有,这说明断连只发生在特定的情况下,那就是2.4G信道足够拥堵的时候。但是反观AirPods却从没有看到过类似的抱怨,也可见连接稳定性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Gear IconX (2018 Edition) – SAMSUNG

售价:$199.00

Pro:

  • 配件丰富
  • 类肤材质的充电盒
  • 啊充电盒是在太可爱了,尤其是两个红色的指示灯
  • 鲨鱼鳍佩戴牢靠
  • 压迫性很小
  • 蓝牙5.0,双通道连接可靠且可以单独使用
  • 双耳进行语音通话
  • 自带4GB存储空间,可脱离手机使用
  • 自带运动传感器与心率传感器,可以回传健身信息
  • 有环境音采集
  • 触板可以滑动手势,控制音量
  • 不同手势有不同的反馈音,防止误触
  • 语音提示可以选择9国语言,大法学着点
  • 与三星系手机自动配对,甚至直接跳过蓝牙配对

Cons:

  • 跟大法降噪豆相比,音质较差
  • 容易出现无法充电的故障

收到耳机第一时间测试了一下,然后滔滔不绝的列出了以上一堆优点。这次三星让我感受到了太多惊喜,尤其是捂住双耳仍然没有断开连接以及播放在线视频时很小的延迟。

 

 

好萌

使用了一个月之后

音质的确是个问题,不过我已经把作业用 BGM – Bach: Suites for Solo Cello 放到了耳机内部存储了,所以传输上的音质问题解决了。

 

佩戴时,如果耳机戴到了正确的位置,会有提示音。左右耳是分开提示的。

 

选择了最小号的鲨鱼鳍塞子,原因是这样同样可以戴牢,而且并没有完全贴合在耳道上。这样做可以极大地降低听诊器效应和运动时带来的气压变化。隔音效果降低但是更适合出街,降低了压迫感的同时极大延长了可连续佩戴的时间。这应该是我用过的第一个可以和平头塞或者earpods类耳塞在压迫感上能相提并论的入耳耳塞了。

 

如何开启读出通知

注意美版的S9+是无法使用三星自带的中文语音库的,为了节省存储空间,美版只安装了英语和西班牙语语音库。

但是S9+毕竟是安卓,Google表示他有办法。

设置 – 辅助功能 – 文本转换语音 – 首选引擎: Google文字转换语音引擎,语言选择中文(中国)

可以稍微提高语速,把音调调到最低有惊喜

回到三星Gear设置 – 通知,可以选择每个应用是读出全部内容还是仅读出概要,同时建议关闭在使用手机时读出通知。

然后重启手机即可。

注意英文鬼畜…

AirPods – Apple

售价:$159.00

Pro:

  • 快速连接苹果设备
  • W1芯片极大提升了连接稳定性
  • 在苹果设备之间快速切换,无需进入蓝牙设置
  • 非贴合入耳设计,毫无听诊器效应,适合长时间佩戴
  • 对耳道压迫感极小,但佩戴却很牢靠

Cons:

  • 跟大法降噪豆相比,音质较差
  • 在非苹果生态圈内表现不佳
  • 缺乏手势操作(无法方便的改变音量)

 

本篇评测的主角这么久才终于登场,一是因为这段时间我的主力机从三星S9+换成了iPhone XS,顺便入了一套iPad Pro + Apple Watch + MacBook Pro,另一个是因为我一直在等 AirPods 二代改进款(传闻加入无线充电功能),可是等了一年多也没有消息,索性跑到零售店原价直接入了。

世代更替,现如今Sony的WH1000XM3都已经问世,QC35II在佩戴舒适度领域的冠冕早已被XM3夺去,惠威和铁三角也踏入了降噪头戴耳机的战场,然而可以说至今为止,无线耳机界真正的霸主仍然属于AirPods。苹果深知如果想让用户长时间佩戴无线耳机,那么入耳式和头戴式带来的压迫感将让用户无所适从,所以在Airpods上依旧沿用了能够摒除压迫感和听诊器效应的earpods外形,且AirPods再一次证实了这种设计的牢靠性,即使参加中等剧烈运动如跑步和篮球仍然能够牢牢地戴在耳朵上。这与Bose的运动无线耳机所使用的鲨鱼鳍完全是背道而驰的思路,然而我认为这条路才是正确的。不需要主动拾音器(如WH1000XM3),AirPods宽松的外形完全可以允许外界声音畅通无阻,你可以在完全正常的播放音量下听清楚十几米外老师讲的内容, 所以我上课甚至可以不用摘下耳机。

Airpods无论是价位还是综合表现都无可挑剔,唯一让我会怀念降噪耳机的场景就是人多嘈杂的室内,音量即使开到最大也很难盖住背景噪音(这样对耳朵也有损伤),但是就目前的技术来讲,降噪势必会要求封闭耳罩/耳塞,势必会造成听诊器效应。除非机械可变外形的耳机出现,否则降噪和日常长期佩戴之间只能是鱼和熊掌的抉择。

需要注意的是,想要享受AirPods上述一切的便利,前提是你需要拥有iPhone/iPad/Apple Watch全家桶作为支撑。讽刺的是,我虽然一个安卓和Windows的铁杆粉丝,却无法断言这是否是一项缺点,因为苹果全家桶的确给我带来了太多的美好。

(本文完)